据统计,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正深受失眠困扰,而其中许多人甚至未曾意识到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隐患正侵蚀他们的健康。为了终结这一“隐形危机”,我院呼吸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打造的睡眠会诊中心,帮助睡眠障碍患者回归自然睡眠。
家住陈楼镇的患者郑某今年32岁,10多年前开始夜间睡眠时有打鼾,被家里人发现有呼吸暂停情况。近年时有夜间憋醒,平时伴有口干、咽干、白天乏力、困倦的情况,近期来到我院睡眠门诊就诊。
“医生,这病严重吗?”郑某有些紧张地问。医生解释说,睡眠呼吸暂停不仅仅是打鼾那么简单,它会导致夜间反复缺氧,长期下来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严重时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甚至增加猝死的风险。听到这里,郑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医生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值。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发现暂停时间长达41秒,严重时血氧饱和度降到了68%,提示重度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伴有重度睡眠低氧症,于是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经过无创呼吸机通气后,郑某口干缓解,精神好转,夜间呼吸暂停明显减少,复测血压明显下降。夜间酣然入眠,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再也不用担心睡眠问题了。”出院前郑某高兴地说。
据呼吸科主任医师周向前介绍,比起肺癌、哮喘、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睡眠疾病常不被人重视。但事实上,睡眠呼吸障碍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隐匿元凶”,很多诸如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背后都有它若隐若现的身影。
什么是多导睡眠呼吸监测?
多导睡眠监测(PSG),是应用多导睡眠仪持续同步采集、记录和分析多项睡眠生理参数及病理事件的一项检查技术。患者通常在夜间佩戴睡眠监测仪,采集和记录7小时以上的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动电图、肌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鼾声、呼吸运动、脉氧饱和度、心率、肢体运动、体位、血压等指标,全方位的进行记录并分析, 可以准确了解病人睡眠疾病严重程度、类型,为患者睡眠保驾护航。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睡眠呼吸监测?
1.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明确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的类型(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评估严重程度;评价各种治疗手段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治疗效果。
2.不能以原发疾病解释的日间过度思睡、红细胞增多症、难治性高血压、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夜间心绞痛、晨起口干或顽固性慢性干咳等。
3.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暂停;夜间正常睡觉,但白天出现困倦、疲乏无力、嗜睡等;睡眠时突然憋醒,睡眠质量较差,特别与肥胖病人相关。
4.发作性睡病、异态睡眠、睡眠期癫痫、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不安腿综合征、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紊乱等疾病的鉴别。
5.失眠:主要用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治疗效果欠佳的失眠患者。
上一篇:【拾金不昧】两万“蒜钱”物归原主